10 种常见的等离子切割错误
由出色的操作工操作保养良好的等离子切割 (PAC) 设备可以节省大量的车间停机时间和成千上万美元的运营开支,从而为您的切割业务及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关键是要避免以下常见错误。
- 使用易损件直至其“报废”
看看您装旧部件的桶,您很可能会发现这些易损件都是用到报废为止。使用严重磨损的易损件不仅会损坏原本良好的工件,还会导致成本高昂的割炬故障和不必要的停机时间。经验丰富的操作工可以通过割炬传来的声音、等离子弧的颜色或割炬高度的细微变化来辨别易损件是否磨损。然而,判断易损件状况的最佳方法是在您注意到切割质量开始下降后定期检查您的易损件。记录一段时间内部件的平均使用寿命(起弧次数或弧打开时间),总结出基于电流、待切割材料及其厚度的部件寿命估算法则。确定易损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后,操作工即可知道何时检查和/或更换易损件,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故障。 - 过早更换易损件
另一个极端是过早地丢弃易损件。操作工不要易损件使用时长达到规定的小时数后就立即予以更换,而应先检查易损件的磨损状况。喷嘴的内侧或外侧是否有槽口?喷嘴孔是否不再呈圆形?如果是这样,则需要更换。如果并非如此,则喷嘴很可能仍可使用。要辨别电极是否已耗尽,请检查中心处的铪坑,如果铪坑太深,则需要予以更换。仅当仔细检查发现穿孔中有灰尘或油脂,或者发现开裂、电弧烧痕或过度磨损等情况下,才需更换涡流环。对于保护帽亦是如此,只有在显示出物理损坏迹象时才需要予以更换。通常,保护帽清除掉金属熔渣后即可重复使用。 - 作业使用的参数和部件不正确
易损件的选择取决于待切割的材料和厚度、所用的电流和等离子气体以及其他等离子弧切割参数。您的等离子切割系统随附的操作手册会告诉您应该使用哪款易损件。使用不正确的易损件会导致部件使用寿命缩短,切割质量下降。选择正确的电流非常重要。当电流设置为喷嘴额定电流的 95% 时,通常可以优化切割质量并尽量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如果电流太低,切割面会很粗糙;如果电流太高,喷嘴使用寿命会受影响。 - 割炬组装不正确
组装割炬时应使各部件正确对齐并紧密地卡在一起。这样可确保电气接触良好,通过割炬的气流和冷却剂流量正确。更换部件时,应将易损件放在清洁的车间碎布上,以免灰尘或金属粉尘污染割炬。组装割炬期间,保持清洁非常重要,但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给 O 形圈涂抹润滑油时,只需使 O 形圈有光泽即可。润滑油过多会导致割炬内部堵塞并且出现金属粉尘污染,进而导致等离子腔室中的电弧不受控制,最终导致割炬故障。切勿使用润滑脂,否则可能导致割炬内部产生破坏性电弧和燃烧。 - 忽视定期维护
只要保养得当,割炬可以持续使用数月乃至数年。割炬螺纹必须保持清洁,且应检查安置区域有无污染或机械损坏。使用棉签和电触点清洁剂或双氧水清洁任何灰尘、金属粉尘或多余的润滑油。 - 未检查气流和冷却剂流量
每天都要检查气流和压力以及冷却剂液位。如果流量不足,易损件将无法正常冷却,部件使用寿命将缩短。泵磨损、过滤器堵塞、冷却剂液位低等情况会导致冷却水流量不足,而这是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要维持切割弧,保持恒定气压很重要。气压过高是导致“起弧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起弧困难”是指正常操作所需的所有其他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割炬仍无法起弧的情况。气压过高还会导致电极老化速度加快。同样,等离子气体必须保持清洁,以免缩短易损件和割炬的使用寿命。压缩空气系统特别容易受到油污、水分和颗粒的污染。 - 穿孔位置过低
间隙(工件与割炬顶端部分之间的距离)是保证切割质量和部件使用寿命的关键要素。哪怕是细微的割炬高度变化也会影响切割表面的棱角。穿孔期间割炬的高度尤为重要。操作工经常犯的一种错误是穿孔位置过低。这会导致金属熔渣溅落到喷嘴和保护帽前端。如果割炬在接触金属时进行穿孔或在切割时沿着切割表面拖动,甚至可能会发生断弧。断弧会导致易损件毁坏,有时甚至会导致割炬毁坏。建议穿孔高度为建议切割高度的 1.5 到 2 倍。 - 切割速度太快或太慢
切割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引发切割质量问题。如果速度太慢,切割件将产生“慢速熔渣”(沿着底部边缘积聚的大熔渣泡)。速度太慢还会导致割缝加宽,顶部熔渣过多。如果速度太快,电弧将滞后进入到割缝中,从而导致边缘有坡口、割缝较窄以及沿着工件底部边缘积聚细小、坚硬的熔渣珠。高速熔渣很难清除。保持正确的切割速度可尽量减少所产生的熔渣,结果是边缘干净,几乎不需要二次加工即可直接进入制造工艺的下一步骤。 - “拉弧”
切割开始和结束时可能会发生拉弧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电弧会切割到喷嘴侧壁,导致喷嘴损坏。执行边缘起弧时,应将喷嘴孔置于工件边缘上方正中心位置开始启动等离子弧。在从穿孔中心处开始起弧的冲床/等离子操作中务必牢记这一点。在此类应用中,应从边缘而非穿孔中心起弧。如果割炬已编程为在弧打开时偏离板材,或者如果“引出线”依循上次切割金属的割缝,则在切割结束时也可能发生拉弧现象。妥善安排弧关闭信号的时间和设定引出线可以尽量减轻这种影响。 - 碰撞割炬
“翘卷”和碰撞会给您的割炬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坏。通过对图形切割系统进行编程,使之围绕切割部件(而非在部件上方)移动,可以避免割炬与工件碰撞。此外,割炬高度传感器通过补偿材料变化也可以防止割炬碰撞。不过,由电压控制的调高控制器可能无法保护割炬。例如,如果割炬跟随割缝时间太长,则切割结束时通常会发生“割炬前插”。这是为了补偿拉弧导致的电压增高。通过对引出线和割炬调高控制器功能进行精心编程,可以尽量减少此现象。最后,断开割炬固定设备可以帮助防止割炬在发生碰撞时遭到损坏。